第二:时间节点上,前期是下跌,月末,承上启下,多头收复失地,重回大区间震荡,这是很正常的。因此,区间之中,选择逢低走多模式;
具体策略
宣和七年末,金兵南下伐宋。
其中一路进攻太原,统帅为完颜宗翰(即粘罕)。
坐镇太原的是大名鼎鼎童贯。
此时的童贯因收复幽云北加封为广阳郡王,权势达到顶峰。
童贯握兵二十年,权倾一时,看起来很牛,其实渣得很。
金兵南下的同时,派使者到太原告知童贯金朝出兵的理由是宋朝接纳了金朝叛将张觉。
使者是来下战书的,童贯厚待金使的同时,也有些不满。
贯厚礼之,谓曰:“如此大事,何不素告我?”
童贯竟然埋怨金人没有先告诉他金兵南下伐宋的计划,真是好笑。
金人态度很嚣张,金使劝童贯
“速割两河以谢”
。
结果,平日里牛气哄哄的童贯竟然
“气褫不能应”
。
更要命的是,童贯竟然想着跑,
“谋遁归”
。
金兵南下,他手握重兵竟然不想着整兵抵抗,却想着跑回东京。
河东宣抚使兼太原知府张孝纯见状,劝阻道:
“金人渝盟,王当令天下兵悉力枝梧,今委之而去,是弃河东与敌也。河东入敌手,奈河北乎?”
对
金人,童贯很怂。
但对自己人,童贯那是一个嚣张。
他怒气冲冲斥责张孝纯道:
“贯受命宣抚,非守土也。君必欲留贯,置帅何为?”
张孝纯怼道
:“平生童太师作几许威望,及临事乃蓄缩畏慑,奉头鼠窜,何面目复见天子乎?”
但童贯不管,还是先走为上,不顾张孝纯
“太师何面目复见天子乎”
的指责,率先逃遁了。
等他到了开封后,发现老板宋徽宗已经禅位,现在的皇帝是宋钦宗。
形势危急,宋钦宗下诏亲征,以童贯为东京留守,结果童贯根本不理新老板这一套,
“不受命而奉上皇南巡”。
这哪是领兵的老将广阳郡王童贯,这分明就是內侍老太监童贯。
当然了,他本来就是太监。
童贯率军一逃,就等于放弃了太原,将太原拱手让与金人。
留在太原的张孝纯等人面临着选择。
是弃城,还是守城?
张孝纯不甘心,与副都总管王禀立刻动员起来,准备死守太原。
英雄作出了自己的择决。
太原保卫战打响了。
估计张孝纯自己都没想到,他竟然坚守了近半年,让完颜宗翰没有踏进太原城半步。
南宋朱熹都不禁对他竖起大拇指,
“凡抵当半年,守得极好,虏人攻之不能下”。
然而,金军同时围困了开封。
最终宋钦宗屈辱求和,将太原在内的河北三镇割给了金国。
当宋钦宗派人太原宣旨时,张孝纯等人悲愤不已。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他们这群孤胆英雄苦守太原半年,等来的不是援军,是皇帝下达的投降的命令。
此时,张孝纯又面临选择。
遵旨投降,还是抗旨坚守。
每一次选择都是心理上的巨大煎熬。
最终张孝纯决定抗旨,继续坚守太原。
太原已经被割给了金国,是彻底被朝廷抛弃了。
太原城面临的是真正的绝境。
个中心酸,可想而知。
太原保卫战是极为艰难的。
“人众粮乏,三军先食牛马骡,次烹弓弩皮甲,百姓煮萍实、糠籺、草茭以充腹,既而人相食。”
终于,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坚守了近九个月的太原陷落了。
只看绝境下的太原保卫战,张孝纯是无愧于宋朝的。
太原陷落时,王禀战死殉国。
张孝纯没有自杀殉国,他被俘。
但张孝纯坚决不降。
然而,后来不知何故,他同意任伪齐丞相。
由此晚节不保,大节有亏,令人叹息。
不过他并非真心投降,曾秘密向南宋传递了很多情报。
可是因为出仕伪齐,使得后人对他的评价大大降低。
今日,我们记得东京保卫战,却忘却了太原保卫战。
我们记得了李纲,忘却了张孝纯。
这样的一个人物自然无法被《宋史》大书特书杠杆有哪些股票,甚至留一个单独的传记都成为奢望。
张孝纯童贯宋钦宗完颜宗翰太原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天眼查平台_股票配资平台查询_天眼查正规配资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