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文旅的全新尝试 股票杠杆交易app
文|爱捞编|园长
美食纪录片再度带来新创意。
《风味人间》迎来第五季,主创团队首次聚焦那些看似平凡,却在美食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香料”。葱、蒜、肉桂、八角……从南到北,从中国到世界,在《风味人间·香料传奇》中,这些微不足道的香料被放大,呈现出人类生活演变的画卷。
讲述美食的故事并不容易。若深入探讨,往往难以触动对美食不了解的普通观众;若只是表面泛泛而谈,又有太多有趣的细节无法呈现,创作的焦点难以把握,“香料的种类实在太多,拍摄完这一季,根本无法拍尽。”
《风味人间》系列总导演陈晓卿表示,在后期制作时,第五季做了很多删减,包括中国黄芥末和欧洲地油芥的关系,及大茴香与小茴香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差异等。这些都是陈晓卿在《风味人间·香料传奇》中的小小遗憾,但并不影响这部纪录片同以往的作品一样,能与观众生活产生共鸣。
展开剩余87%为了更好地带给观众美食的独特风味,新一季的节目中,腾讯视频的纪录片团队不仅加强了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还将《风味人间》打造为一个IP,通过联名产品让更多人能够亲自体验到纪录片中的美味。
2025年4月中旬,刺猬公社(ID:ciweigonngshe)与陈晓卿一同前往厦门,深入探索“风味人间,寻味厦门”的魅力。八市、中山路、筼筜书院等地的美食、城市和人文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场美味的文化之旅。
这部美食纪录片,正在开辟商业开发的新天地。
与陈晓卿一同“寻味厦门”
在三角梅盛开的季节,腾讯视频纪录片团队带着我们来到厦门,深度感受由当地香料烹制的美食,并探索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厦门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四季各具“香料”,无论你来自何方,这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都能找到属于你的“香料”。
厦门最具代表性的“香料”,便是沙茶酱。我们抵达当日便在酒店尝了特色沙茶面,山药制成的面条,配上精心熬制的沙茶酱,再加上姜母鸭,构成了我们的第一餐。
第二天,酒店的大厨又为我们准备了包括“红菇河田鸡汤扁食”“百家村煸豆干蚝仔”“丙洲鲜虾汁油葱馃”“蒜汁土笋同安参味山药”“鹭岛海鲜面线糊配油条”等地道美食,味道都充满了浓郁的本地特色。
姜母鸭用姜调味,但却没有姜的刺鼻辣味,反而与甜味交织,回味悠长;土笋冻外包裹着杀虫成分,却有着令人惊艳的嚼劲;酱油与芒果的结合,带来一种新鲜的香味……在当地知名的“八市”,更是能一窥厦门美食的历史变迁。
十点钟的八市,游客并不多,街道两旁的商铺熙熙攘攘,海鲜摊位上,鱼虾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姜母鸭的香味弥漫在街道上,茶桌仔也在核心区设置,游客们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
在厦门,每一道传统美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与故事。当地的文旅工作者告诉我们,厦门的每家每户所做的沙茶酱风味各异,若某家人心情低落,便会加入浓烈的香料;而心情愉快时,他们则偏爱原味。这恰如《风味人间·香料传奇》所呈现的,每一道食物的味道背后,都是不同家庭的习惯与故事。
作为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沙茶酱的起源便象征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它带有一种“漂洋过海”的味道,与潮汕的沙茶酱相比,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它的味道也有所变化。
如今,厦门的年轻人更多是通过电视剧、厦门大学和鼓浪屿等地标性景点了解这座城市。但在文旅的推广过程中,厦门正在以新的方式,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
随着茶饮行业的崛起,厦门的茶文化也在走出国门。在中山路上,传统的骑楼建筑中开设了厦门的第一家瑞幸咖啡店,标志着当地茶饮与咖啡文化的融合。许多人可能不知,厦门是中国咖啡馆密度最高的城市,年轻人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早茶晚咖”习惯,早晨享茶,夜晚品咖,展现出中西文化结合的独特生活方式。
在筼筜书院,厦门的茶饮特色得到了进一步验证。你无法想象,厦门的茶竟敢加入姜和小米辣,甚至还可以用牛油萃取的方式,将牛油的香味与茶融合在一起。这些看似奇特的组合,尝起来却别具风味。
正如陈晓卿所说,食物是一个辽阔的世界,香料则是一个大家庭,“若将香料再拍第二季,一点问题也没有,你永远拍不完。”
厦门希望通过“风味人间·寻味南洋”活动,让更多人沉浸式体验这座城市的传统美食文化,也展现出这座城市的创新与变革,打造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
香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座城市的故事。
第五季《风味人间》的更大价值在哪里?
纪录片的制作本就不易,要做到第五季,更需融合内容和商业,这才是节目能够持续扩大影响力的关键。
在中山路前行时,文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如今的游客已不再是走马观花,他们希望在旅行中获得更具价值的人文体验。所以与《风味人间》的合作,成为了当地文旅推广的重要途径。《风味人间》的IP价值,不仅在于它将美食故事呈现给观众,更在于它为城市创造了新的故事与美味。
第五季的《风味人间》把屏幕上的“味道”变成了实际的产品,观众能够亲自品尝到节目中品评过的美味,沉浸式感受美食的魅力。
例如,《风味人间》与厦门当地的雀跃·Queen公司合作,推出了基于节目中的辣椒与花生风味,开发了咖喱酱、辣椒酱、番茄精萃酱、花生蛋糕等联名产品。这些产品正是根据《风味人间·香料传奇》中的食材而研发的。
当晚,我们也品尝了这些新产品打造的特色闽南菜,“番茄精萃鱼”“马来咖喱肉”“团圆平安面”等皆是当晚的热门菜肴。
《风味人间》通过将节目热度转化为消费力,带动了厦门文旅的合作,成功为这座城市打造了具文化符号的新品,同时也为纪录片开辟了新的商业机会。
在IP的商业扩展方面,腾讯视频也进行了新的尝试。除了常规的品牌合作与授权,他们还与品牌方共同创作纪录片,例如《牛奶是部文明史》与特仑苏的合作,从细分市场入手,巧妙地融入了品牌宣传。
从《牛奶是部文明史》到《风味人间》的多样玩法,证明了在大众注重美食深度,享受生活的今天,美食纪录片正是最佳的植入场所。
腾讯视频纪录片继续走向前方
当《风味人间》红遍网络时,腾讯视频黑曜石工作室负责人朱乐贤就已经在思考如何将这个IP商业化。毕竟,要让一部纪录片走得更远,不仅需要内容的深度,也要有商业价值,这样才能持续发展,形成IP效应。
但最初,由于对内容本身的重视,《风味人间》拒绝了带货合作,担心这会影响观众的观感。幸运的是,坚守内容质量的做法,获得了良好的商业回馈——随着五季《风味人间》的完结,它的商业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品牌的认可。
“在《风味人间》之前,我们试验了许多题材,最终发现美食与观众的共鸣最为强烈。所以,我们采用了商业纪录片模式,已经做了五季,但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仍有待提升。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延长生命力。”
随着大众阅读习惯的变化,观众的观看偏好也在发生变化。除了国内的商业开发外,陈晓卿还希望中国的美食IP能够走得更远。“在探索制作风格时,我们有两条路径,一个是技术创新,力求技术水准做到全球顶尖;另一个是放松心态,保持活力。”
在腾讯视频,类似的纪录片实验正悄然展开,《牛奶是部文明史》《寻色中国》等作品,时长逐步缩短至30分钟。如何在30分钟内讲述一个深刻的美食故事,并找到合适的节奏和叙事方式,成为了创作者的新挑战。
但不论市场如何变化,黑曜石工作室的纪录片战略始终不变,“第一是继续扩展IP的规模,拓宽内容广度;第二是深入挖掘内容深度;第三,是从第三人称转向第一人称,降低叙述密度,提升亲切感。”
纪录片的商业化历程并不简单,但令人意外的是,它竟然在美食与文旅的结合中找到了全新的生机。
发布于:山东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天眼查平台_股票配资平台查询_天眼查正规配资平台观点